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(TFP)衡量企业在资本、劳动及中间投入之外,通过技术进步、管理效率和规模效应等因素提升产出的能力。与单纯的劳动生产率或资本生产率不同,TFP综合反映了企业创新能力、资源配置效率和组织优化水平,能够揭示上市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潜力
本次分享的数据是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1999-2024年,马克团队参考鲁晓东(2012)等人的5种方法进行计算,包括全要素生产率的原始数据、stata计算代码,计算结果,供大家参考
数据名称: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+dofile5种测算
数据范围:上市公司
时间范围:1999-2024年
有效样本:59722条
数据来源:上市公司年报
数据整理:马克数据网,内含原始数据、测算结果和dofile
更新时间:2025年5月
更多说明:含OLS、FE、LP、OP、GMM 5种TFP测算方法
二、数据指标营业总收入 | 营业收入 | 营业成本 |
销售费用 | 管理费用 | 财务费用 |
固定资产净额 | 购建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|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|
股权性质 | 员工人数 | 折旧摊销 |
海外业务收入 | 退市年份 | TFP_OP |
TFP_LP | TFP_OLS | TFP_FE |
TFP_GMM |
[1]鲁晓东,连玉君.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:1999—2007[J].经济学(季刊),2012,11(02)
[2]胡本伟.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[D].南京大学,2014.
四、数据概览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-原始数据
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-计算代码
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结果
会员登陆后,可在文章底部直接下载对应数据